2014年5月27日星期二

开始的歌:周保松在五月



或许有人认识这个人:周保松。

更多人不认识他。

他是位老师,或者说助理教授。

当然可能这些都不重要——当我们在读书会上看见他谈论理性与自由,只会发现,这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读书人。

“香港人”是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公民群体之一。可是有人说,近年来香港的政治发展不理想——它离伦敦越来越远,离台北越来越近。

但是这里还有梁文道、董桥、周保松。这里有支联会,有维园的烛光和七一的游行,这里还有无数人站出来呐喊和反抗。

他们清醒、宽容,在自由的旗帜下面容坚毅而清晰。

他们就像是古希腊城邦。面对咄咄逼人的斯巴达,他们不秣马厉兵,而是歌颂公民的责任与担当,抵死守护艺术家的雕像和思想家的手稿。

这一次,希腊人成功了。

《苹果日报》5月15日报道
中共颁布「七不讲」原则收紧言论空间,波及香港学者。中文大学政治哲学副教授周保松,原获广州中山大学学生组织「中大青年」及「马丁堂学社」邀请,今天起到该校出席一连三天举行的「论自由与社会公义」系列讲座担任主讲嘉宾,惟昨傍晚突获主办单位通知讲座全部「被取消」。本报昨向周保松查询,他说不便受访,也不知道讲座被取消的原因。突被取消的讲座原设两场讲座及一场读书会,分3日在中山大学举行,讲座题目包括「自由的价值」、「思考社会正义︰这个社会会好吗」,读书会分享的书本则为John Mill撰写的自由主义经典《论自由》(On Liberty)。周保松昨傍晚在微博及facebook发布取消讲座消息,并留言称「莫灰心,让我们期诸来日」。内地学生留言猜测「死因」,有指讲座主题论及「自由」,题材敏感故被勒令取消;有人指或与周曾于微博发表敏感言论所致。周保松近日就曾两度遭微博删帖,包括他前日转载六四事件中,北京高校绝食学生在1989年5月13日发表的绝食书全文,文章发表后即被微博删走。 


微信公众号“公益活动”推送文章





    基于以上的文本,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:在被禁言的讲台上,几个人注目着“自由之思想,独立之精神”这几个墨迹未干的大字,唱起《你可听见人们在歌唱》……仿若八十年代北大塞万提斯雕像前的读书会。
     而后周保松和微博网友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在线讨论。而中大讲台上用幻灯机放映了整个讨论过程。有人把讨论内容集结成电子书:http://vdisk.weibo.com/s/z7R7hQNDOjL7w/1400466892



    

根据现场唱歌的同学自述,她唱起的是经过改编的《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》,歌词不仅关乎自由平等,更是坚定捍卫女权(点我试听)。她写道——
    晚7点的上课铃似乎已经响过,逸夫楼202却没有如常安静或传出讲课声。是的,今天原本应该在这里进行的周保松讲座《自由的价值》突然被取消了,连原本正常在每周三晚上举行的公开课《公民社会与发展》也暂时停课了。早在前几天我就收到了这个消息,却仍来到了这里,因为那里也许有另一堂公民课在等着我。
  此时,202教室外的走廊上三三两两站着些人,门口还有几个人在谈着什么。走过去,就听到一名中年男子(后来知道他是教务处老师)在对几个学生模样的人说:“你们没有申请教室,这是违反规定的,五分钟之内必须停止、离开这里!”一个学生说:“我们只是在自习。”“自习是你们这样的吗?!”我在门边往里面看,嗯,的确不太像自习,因为里面整个教室坐得满满当当,连后面的过道都站满了人,其中许多也许并不是学生,而是如我这样从校外赶过来的。没有人在低头看书,大家都看着一个站台上念诗的年轻人,他身后的黑板上则贴着两张纸片:“独立之思想”、“自由之精神”。
  那人念完下去,坐在下面的人报以满教室的掌声,然后逐渐安静下来,似在等待。我走进去,面对着教室里的人们说:“我给大家唱首歌吧!”兴奋的掌声再次响起来。
  “这首歌叫做《你是否听见女人在歌唱》。”
  这是一首取电影《悲惨世界》中“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”的曲调,由北京一群女权主义青年重新填词的女权之歌,为了宣扬反对性别暴力的主张。早在去年11月24日,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的前一天,她们就以在北京地铁十三号线上演“快闪”的方式,第一次对公众高声演唱,而当时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,激动着更多的像我一样的女权主义者们。但我从没想过,自己有机会对着这么多的人,把它完整地唱出来——
  《你是否听到女人在歌唱》
  你是否和我一样  坚信这世界应平等  这是首传唱自由和尊严的  女人之歌  你可愿和我一样  为权利抗争到老  打破沉重的枷锁  找回女人的力量  我想出门不害怕  想美丽不被骚扰  请保护我别困住我  为何我失去自由  快醒醒吧抓住他犯错的人不是我  我为自己而歌唱  不做你评判的对象  我爱我独特模样不论它是  美丑或瘦胖  我有闪光的梦想  我也有丰富的欲望  面对怀疑和嘲笑  艰难中我成长
  我唱得并不熟练,却仍得到人们毫不吝啬的掌声。也许因为那曲调让她们联想到《悲惨世界》中激动人心的片段,也许因为歌词中的“平等”、“自由’、“梦想”等字眼契合了今夜大家内心的想望,也许因为此刻这样的歌唱就让大家看到一种表达的自由。
  接着有人朗诵了他的诗歌《彩虹下的中国》。这是一首期盼多元性别能够在中国得到自由表达和平等权益的诗。
  身后一个小伙伴笑着对我说:“你们俩这是趁机打广告啊!”
  我也笑了,是的。当所有人为了“自由的价值”来到这里,也许每个人都想说说,自己对自由的看法。而我希望,女权的声音能够在其中响起来,多元性别的声音能够在其中响起来。
  正如现场后来对“自由是什么”的讨论中,一位女生说出的那样:“自由是什么?也许我们都该从尊重自己开始去思考,我们的文化只教我们尊敬他人:长辈、老师,而没有教我们尊重自己。”我同意她的话:脱离人自身,无法谈自由。我们正是在对“自己”的遗忘中,才失去了自由。
  当我们被贴上“女性”和“男性”的标签,也许我们会失去作为一个“人”本身的自由;当我们被贴上“人民”的标签,也许我们就失去了作为一个“公民”的自由;当我们被贴上“农民”的标签,也许我们就失去了作为一个“中国人”的自由;当我们被贴上“一小撮”的标签,也许我们就失去了自由表达的自由。。。
  所以,为了自由聚到一起的人们,既有希望撕掉的“共同的”标签,也会有希望撕掉的“各自的”标签。让每个人都能够有机会表达她想说的话,此刻,便是自由。
  我唱出了自己想要唱的歌,也愿意倾听别人唱的歌,说她们的话。这就是今夜我来到这里的目的,一起实践这一刻的自由。
  今夜,我们都可以歌唱。而这只是一个开始。正如一个小伙伴说的那样:“今晚提醒我们,自由的困难不但是外在的,也有内在的。自由需要学习也需要训练。”
  这篇文章,也许到了这里应该结束,但我还想借此机会,对这一门课的两位任课老师表达我的心声:公民课让我这个蹭课生学到很多,可以说我也是从这门课真正接触到了公益,我非常期待哪一天能够看到有女权领域的公益人士,出现在这门课上,让大学生们认识到女性权益的问题和正在做出努力的人们。因为在公民建设、公益发展过程中,女性权益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,对于即将走出校园的大学生,一样重要。期待!
    周保松看见这篇文章后说这是他“近年来读过最好看的文字”。





 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